当前位置:首页 |
|
山海情牵促就业,威云协作谱新篇 |
||||
|
||||
|
||||
9月25日至27日,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重庆市云阳县,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度对接活动。 共商新策,擘画协作新蓝图 活动期间,威海市人社局劳务协作团队与云阳县人社局开展了深度交流,双方立足“十五五”规划,共同探索劳务协作向人力资源跨区域战略合作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并正式签署了《人力资源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商定双方将在人才交流、劳动力转移、技能资源互补等4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组织实施包括共建跨区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制定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共建跨区域产业人才库,协同开展人才培训与能力提升,引导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扩区域合作等系列举措。对接期间,通过云阳县人社局向当地职业培训机构、劳动者发布了威海市2025年紧缺工种目录,为云阳技能人才培养和定向输送到威海就业提供了精准指引。 精准对接,搭建高效转移桥梁 为推动两地劳动力供需对接,威海市精心筛选了威高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等一批管理规范、待遇优厚的重点企业赴云阳参加现场招聘。这些企业共提供操作工、质检员、包装工等适合云阳县劳动力特点的就业岗位280个。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累计接待求职咨询近700人次,最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0人。此举有效拓宽了云阳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同时为威海重点企业解决了阶段性用工缺口问题,实现了互利共赢。 品牌联动,培育协作新增长点 本次活动中,威海市组织了“威海无花果良师”“胶东花饽饽师傅”“威海金果巧匠”三个特色鲜明、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市级劳务品牌进行现场展示。这些品牌与云阳县的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引起了当地广泛关注,展示交流期间,共有12家云阳本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前来洽谈合作,超过200名劳动者现场咨询相关务工信息和培训事宜。活动期间,两地人社部门还就做大做强“云阳面工”劳务品牌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达成打造“云阳—威海海鲜小面”合作意向。该项目旨在推动“云阳面工”技艺与威海海鲜饮食文化融合创新,预计将带动更多云阳籍技能人才来威海就业创业,成为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新亮点。 自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启动以来,威海与云阳在持续深入的交流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转,为威海市相关产业持续输送了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包括帮助云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来鲁就业农村劳动力、就地培训农村劳动力等各项核心指标均已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协作成效显著。 下一步,两地将继续强化协同联动,狠抓已达成协议和合作意向的跟踪落实,持续拓展协作领域、创新协作模式,努力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劳动者和企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