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关于举办第三届“威农商行杯”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 |
||||
|
||||
|
||||
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委,国家级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党群工作部,各驻威高校,各创业孵化基地: 为大力实施“创业威海”行动,进一步挖掘培育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威留威创业就业,拟于2025年4月—6月,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共同举办第三届“威农商行杯”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本次大赛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助力大学生在威海实现创业梦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大赛名称 第三届“威农商行杯”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 二、大赛主题 创业威海,扬帆未来 三、大赛时间 2025年4月—6月 四、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威海市委 承办单位:威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威海市农村商业银行、驻威各高校 为加强大赛组织领导,成立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方案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社会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科(5193698)。 各区市设立赛区组委会,负责赛区宣传动员、报名审核、项目报送、赛事协调、项目宣传、后续服务等工作。 五、参赛对象及条件 (一)赛事分类 大赛设置2个组别,分别为创业组、创意组。 (二)参赛条件 1.创业组 (1)面向在威海已自主创业的驻威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大学生。 (2)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威海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 (3)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项目的产品、经营属于同一参赛主体,且对技术有合法使用权。 2.创意组 (1)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大学生群体,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满16周岁、不超过35周岁。 (2)创意项目必须有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具备落地发展必要条件,未来成长潜力较高。 (3)项目尚未在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3.除以上参赛条件外,两个组别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2)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3)创业项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重点面向但不限于我市八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优势产业链领域。 (三)赛程安排 大赛分为“报名+初赛+辅导+决赛”四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 1.大赛启动阶段:2025年4月下旬 2.大赛初赛阶段:2025年5月中下旬 3.参赛辅导阶段:202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 4.大赛决赛阶段:2025年6月中旬 六、大赛流程 (一)报名及推荐名额安排 报名时间:截止5月20日。 报名方式:各区市、各主办单位、创业孵化基地要通过各大主流媒体、新媒体、网站、微信等发布大赛启动消息,驻威各高校结合实际通过校园网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内宣传、发动。各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赛区内毕业5年内大学生报名工作,择优向大赛组委会推荐参赛项目;驻威各高校负责在校大学生报名工作,要充分发挥好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的作用,广泛宣传发动报名,每所高校至少择优推荐5个项目参赛。市外报名人员可将报名材料报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whcyzdk@163.com;联系电话:5193698。报名材料包括:报名表(附件1)、创业计划书(附件2)、营业执照复印件(创业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或毕业证书复印件。 (二)大赛初赛 初赛时间:2025年5月中下旬 初赛方式:采取项目计划书评审的方式进行。 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委按照组别进行评审,从产品或服务、商业模式、市场策略、管理团队、财务风险与管控、发展前景与规划等方面为每个项目评分,两个组别各取前15名选手进入决赛。 (三)参赛辅导活动 时间:202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 1.创业主题辅导沙龙会。邀请专业创业导师,赛前进行集中培训,包括创业计划书辅导、PPT辅导、财务辅导、路演礼仪辅导等方面,帮助参赛选手对大赛有更全面的认识,快速提升自身素质。对不能参加线下集中辅导的参赛选手,同步进行线上连线辅导(下同)。 2.大学生精英特训营。大赛组委会对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集中式培训,由创业成功经验分享、融资培训、政策推介、导师面对面等单元组成,将邀请专业创业导师、企业家导师、投资人导师全程参与,为大学生创业团队与资本、政策、资源等要素充分对接。 3.“创业一对一”导师学员面对面辅导。邀请专业创业导师、优秀创业企业家导师、投资人导师组成“创业帮扶导师团”,对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辅导与服务,帮助项目快速提升完善。 (四)决赛 时间:2025年6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决赛设置:按照选手的抽签顺序,创业组、创意组依次上台路演。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委评审,采用“6+5+1”的模式,选手路演6分钟,评审问答5分钟,评审打分1分钟。从产品或服务、商业模式、市场策略、创业团队、财务风险与管控、发展前景与规划等方面,为选手评审、指导,并根据选手现场陈述及答辩表现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按照得分高低确定名次。 颁奖典礼:大赛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典礼。 七、奖励 大赛设30个竞赛奖,奖金25万元,其中,创业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7个,奖金分别为4万、3万、1万、0.4万。创意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7个,奖金分别为3万、1万、0.3万、0.1万。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区市、驻威各高校、各创业孵化基地宣传发动、组织参赛、赛程推进、选手质量、宣传报道等情况,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奖牌。 八、政策支持 1.创业政策支持。 (1)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2)晋级的企业或团队负责人或大学生创业项目负责人可以免费参加市级创业特训营; (3)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 (4)优先参加大赛组委会组织的创业项目推介会、投融资对接沙龙等活动; (5)创业项目落户我市的,提供创业指导服务。 2.宣传服务。获奖项目将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 3.融资支持。优先对接国内外优秀投资人和创投机构。 4.孵化场地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有场地需求的优先推荐到附近孵化基地落户,并给予减免房租及相关扶持政策。 5.创业陪跑服务。根据创业者意愿,组织创业导师采取“结对子”的方式提供专业化陪跑,对项目落地实施全程指导。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筹做好各项组织工作。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深入推进创业威海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发掘培养创业典型、营造浓厚创业氛围的重要载体。各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各区市要提高认识,制定周密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精心组织,广泛选拔推荐优秀创业项目参赛。各区市、各部门、各高校、各创业孵化基地要认真研究大赛通知,要积极动员各地区、各系统内的创业者参加比赛。 (三)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市扶持创业的浓厚氛围。各区市要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扶持政策、创业大赛、主题活动、获奖选手等,要在全市范围内同步营造气氛,确保创业大赛在全市深入人心、广受关注。
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青团市委2025年4月24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