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王达:结缘无花果 助力振乡村


发布日期: 2024-02-06 09: 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结对村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邵家庄村

个人简介:王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果蔬冷链物流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农产品采后冷链流通保鲜技术与装备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无花果是威海市重要的特色水果,其栽培历史已有近120年。据统计,威海市无花果栽培面积达到了5万亩,是全国无花果栽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产区之一,无花果栽培规模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果树栽培树种。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无花果在繁荣市场、振兴农村经济、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花果作为世界上最难保鲜的果品之一,近二十年来由于高效保鲜技术缺乏,“生了不好吃、熟了不好运”,成为无花果一直走不出威海的产业痛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与济南果品研究所合作建立威海分院,“威海无花果的贮运保鲜”成为重点攻关项目,王达就在那时来到了这里。



村里来了“土专家”

“将论文写在土地上,把实验做到车间里”一直是王达的工作理念。自2021年开始,王达本着“为农服务”的初心,率领冷链装备团队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成市和乳山市等威海无花果三大主产区进行技术熟化和应用,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都泡在无花果大棚里,整日与无花果树“打交道”,浑身上下也因此透着乡土气息,是崮山镇无花果种植户人人称赞的“土专家”。



勇挑重担解难题

为解决无花果“生了不好吃、熟了不好运”的产业痛点和技术难点,王达带领团队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实验,突破了多层级压差预冷、防霉气调保鲜、精准温区蓄冷保温运输技术,建立了“标准化采摘+压差预冷+防结露包装+冷藏运输”的无花果商业化冷链流通体系。



科技助力结硕果

无花果商业化冷链流通体系的建立,使邵家庄村的无花果得以全程冷链销往上海、南京、济南等高端市场,高品质的无花果售价可达40元/斤,形成了“产地直销—科技赋能—鲜果富农”科技助农新模式,解决了高成熟度无花果运不出威海的“卡脖子”难题,让好吃的无花果卖向全国,甜蜜共享。王达服务乡村振兴的案例——“科技助力威海无花果高效冷链流通关键技术新突破”荣获山东省省直机关党支部“服务发展比贡献”优秀视频奖。



下一步,王达将继续扩大无花果冷链流通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和辐射带动作用,将技术落地到实处,让成果造福于百姓,为威海市乡村振兴和精致农业做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农、务农、姓农”的科研使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