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奋楫扬帆行致远 笃行不怠启新程——市就业人才中心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评议暨2024年工作动员会议


发布日期: 2024-02-23 10: 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2月23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4年度工作动员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及市直人社系统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总结了2023年工作成绩,分析了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市人社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明霞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心各科室负责同志简要汇报了2023年工作成绩、存在问题以及2024年思路打算,与会人员对各科室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

会议指出,2023年,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强化担当、务实笃行、团结协作、善作善成,多项工作取得创新突破。成功争取到2023年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入选全国首批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并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就业风险智能监管平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等4个项目获得省级揭榜领题试点,构建资金监管体系、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流动人员档案服务等领域先后有7个集体、18名个人获得省厅表彰表扬。重点任务指标均圆满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3.87万人。组织举办首届人力资源合作洽谈交流会和两次校企合作对接会,新设“威海市青年就业服务站”53个,举办招工引才活动557场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3.8万人。举办第二届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展“创威来”创业训练营活动,评定30个创业服务项目、20个创业导师工作室给予资金扶持。公开认定55家政府补贴类培训机构,将23个新业态新职业(工种)纳入技能培训目录,全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9万人次。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机构、院校达到343家,组织技能等级认定1.7万人次。全面推广“就业风险智能监管平台”应用,在各级媒体简报发表新闻稿件和政务信息500余篇。深入开展“支部联企”、助力企业“解难题”,相关做法被《山东新闻联播》《齐鲁新闻》等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会议强调,2024年,中心要以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总抓手,强化研究部署,抓出亮点成绩,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样板品牌。一是聚焦一个“稳”字,稳步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000个以上,对登记失业人员做好“12333”式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做好“1131”服务,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抓好一个“育”字,有效培育就业创业能力。创新中韩技能人才合作培训,加大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构建“一区市一项目”技能升级新格局。创树“创业威海 扬帆未来”服务品牌,积极推荐申报1-2个省级创业街区,打造10个市级微型创业园。三是树牢一个“实”字,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基础。对区市、镇街基层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创建20个就业创业服务特色品牌社区,评选十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十佳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标杆机构评定,争创省级标杆机构。四是着眼一个“准”字,精准服务企业招工引才。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健全职业指导体系。借力“旅游热”推动实现“就业热”,加强与海内外高校对接交流,加大高校学子招引力度。举办线上线下招工引才活动300场次以上。五是立足一个“提”字,加力提升就业信息化水平。对全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开展数字化加工和图像识别。加强“一人一企一档”就业基础资源建设,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定制化服务。整合多部门政务数据,建立数字资产管理体系,分析预测就业态势,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六是坚持一个“高”字,高标推进党建引领发展。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建立“五个一”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业务骨干讲政策”等活动。丰富党风廉政建设载体内容,守紧守牢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等“一排底线”。

会议要求,中心干部职工要更加主动、更高标准对标市委、市政府以及局党组工作要求,用“实”的行动、“抢”的精神、“盯”的劲头,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锻造素养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守牢纪律规矩,全力推动就业人才服务工作“走在前、开新局”,力争打造更多威海特色的样板典型,为人社系统和全市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