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吕海泓:一片“丹”心写振兴


发布日期: 2024-02-02 09: 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所在片区:葛家镇农旅融合样板片区

结对村庄:葛家镇西孙疃村

个人简介:吕海泓,中共党员,文登市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23年获评“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称号。文登市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连续3年主持召开了山东省中药材全程机械化观摩会,先后被授予“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十佳先进单位”“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威海市科普示范工程先进单位”“威海市科普惠农服务站”“文登区科普示范工程先进单位”“农机技术(丹参)推广示范基地”。

能闯敢干的探索者

吕海泓最早从烟台农科院引进优良丹参种源,在文登区葛家镇西孙疃村进行试验种植,经过5年的摸索实践,先后与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山东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合作,引进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栽培与土壤肥料岗位专家和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单成钢团队,共建企业研发中心,潜心研究丹参生产技术,进行道地丹参新品种培育,注册“德丹一号”丹参商标,并成功研发出旱地周年覆盖技术,实现新品丹参种根大田种植直接扦插,彻底解决丹参移栽过程中因出现损伤造成的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传统以种育苗繁殖技术,大力推广无性繁殖,有效缓解传统种植方式导致的产量、种性、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成为远近闻名的丹参种植“土专家”。

合作共赢的探路人

掌握丹参种植新技术的吕海泓,在文登区葛家镇、大水泊镇、高村镇、泽头镇建立100亩丹参试验基地,与山东省农科院专家一起,筛选、制订适宜丹参种植的技术标准,创新应用旱地周年覆盖技术,将丹参的种植时间由每年的3月份播种,改为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发芽时间提前20—30天,有效规避了丹参因蹲苗期天气干旱、突发高温等造成的枯萎、死苗现象,丹参种根成活率达到95%以上,既节约了丹参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丹参根产量和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在丹参种植过程中,吕海泓还发现农村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问题制约了农业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他组织农机手成立文登市大德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设计改良配套了丹参种植机、丹参收获机、深耕深松整地机、秸秆还田机、节水灌溉机及旋耕机、大犁、起垄腹膜机、除草机、打药机等30多台(套)农机具,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耙、播、收、运输,秸秆还田等“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服务,解决了“大田无性繁殖”新技术的机械作业问题,使丹参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仅省工省时,还能降低丹参种植成本,增加丹参产量。

乡村致富的拓荒者

振兴乡村之路,也是吕海泓的奉献之路。他牵头成立威海市文登区丹参协会,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负责技术培训、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协会负责质量监管、信用监管、组织推广,基地负责生产管理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示范,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实现优质丹参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其中在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烟台市的牟平区、莱阳市、海阳市,以及山东的沂水、诸城、滨州、梁山、菏泽,河南的驻马店、濮阳,江苏的徐州、陕西的渭南,湖南的岳阳等地发展20个面积在50到200亩规模的丹参种植基地,基地优先吸纳村内农户到基地干零工,使村民们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一份收益,还催生出越来越多既有租金又拿工资的“新型农民”,从而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因工作突出,吕海泓个人也被授予“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威海市科普惠农带头人”“农机科技示范户”等荣誉称号。

吕海泓说:“成功源于永不放弃的拼搏进取,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我将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做精做细丹参产业,制定力推‘短、中、长’期扶贫计划,让更多的农民掌握致富技能,通过从事丹参种植,实现发家致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