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专区>营商动态
人社营商行 | 校地校企合作开启新篇章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 2021-09-13 17: 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引进人才,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实施,我市与清华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山东威海基地。根据我市企事业单位需求,清华大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博士研究生来我市开展社会实践。今年暑期,首批25名博士研究生到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19个项目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截至目前,实践工作已圆满结束。

一、实践成果汇报收获满满

新北洋杨玉宽博士研究生:在新北洋实践的时候,我与团队共同完成了语义分割网络实例分割算法的压缩和加速工作,大幅降低模型的存储量和计算量,为分割算法在资源受限设备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降低了框架转换的工作量,实现了模型框架间的近乎无损转换。基于本工作的成果,新北洋公司能够将语义分割网络分割算法直接部署应用到华为某款人工智能芯片,实现其具体业务需求并创造商业价值。

拜罗智能研究院李鹏博士研究生:针对全球最大的鱼竿零部件供应商生产的海竿导眼支架两端进行曲面弧度打磨,与团队共同研发一款自动化打磨设备。我负责分析了导眼支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了内圆弧仿形滑到打磨工艺,并使用传动带输送导眼支架。该设备量产后成本较低,有效地提升市场竞争力,设备相关的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正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李伟伟博士研究生:基于专业软件开发平台,我和团队开发了通风机性能测试软件。该软件具有计算风机性能参数,绘制性能曲线以及自动生成试验报告的功能,且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可以节省测试人员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经过测试,该软件可以在公司技术员电脑上正常运行,最终计划投入实际测试试验当中。

世代海洋生物科技公司汪琛博士研究生:由于海藻肥中通常含有海藻酸根与磷酸根,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影响液态肥的品质,传统解决方法成本很高。我们尝试将其他螯合钙与离子螯合钙联合添加,通过控制添加比例、添加顺序等手段,最终发现先加入离子螯合钙,再加入天冬氨酸钙,初步实现了加入钙含量60g/L的要求。

迪尚集团韩越博士研究生:我设计的预平衡算法将传统人工按经验和感觉手动预平衡过程替换为更加自动化的计算机预平衡,预平衡结果更优,迭代速度更快。预平衡算法为流水线上的班长在做最终平衡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建议。

拜罗智能研究院王家浩博士研究生:机器用点胶机涂胶,如果把砂子和胶预先混合会堵塞胶头,为此我和团队进行了涂胶实验,并设计出专用撒砂箱,解决了公司痛点。

在新北洋信息技术公司实践的博士研究生王凯强为公司员工开展了纳米发电机相关技术培训;在威力工具实践的博士研究生张晓鹏开展了射频识别技术科普讲座;在华信建筑设计公司实践的博士研究生章语之开展了地理信息系统技能培训,增加了我市企业相关人员对科技的前沿了解。

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践的博士研究生石鑫调研走访乐普生物、赛威医疗等11家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阅读、翻译行业相关外文文献1万词,撰写8千字行业调研报告。在市发改委实践的博士研究生许超深入城乡基层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参访调研,撰写完成4万字我市市域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在设计谷创意公司实践的博士研究生缪斯以文登区大水泊镇为基点,围绕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实际应用,撰写了5000余字的调研报告。上述报告均已提交实践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为我市市域一体化发展、康养旅游、乡村振兴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实践单位纷纷点赞引才诚意满满

社会实践期间,博士研究生们尽职尽责,实学实干,给企业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得到了实践单位的一致好评。

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通过这次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石鑫到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实践,让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们对我市建设“1+4+N”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威海模式”有了更深认识,这为吸引和集聚更多清华大学青年人才和创新资源,助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下步,希望有更多来自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青年人才走进威海,进一步感知“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共圆“千里海岸线、一个创业梦”。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庞裕强:杨玉宽和王凯强两位博士研究生,在我们技术中心的研发部门实践,主要负责一些人工智能算法相关的辅助开发与测试。实践过程中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在工作紧张的时候主动要求加班,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肯定。两位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时间较短,希望以后能延长实践时间,可以深度参与公司研究项目和课题。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孙久伟:今年有4位博士研究生来我们公司实践,实践之前他们都做了充分的项目准备和文献调研,实践过程中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了不少资料以及合理化建议,完成科研项目7项,解决技术难题2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企业带来了高端人才,为企业指明了用人的方向,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政府部门多组织这样的人才交流活动。

三、指导老师激励高度肯定

社会实践期间,博士研究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提升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也为城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进一步深化了实践基地与清华大学校地、校企合作。

清华大学威海基地社会实践指导老师 陈思丞:首先恭喜同学们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是清华大学与山东威海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合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同学们在威海市各级单位的协助下传承红色精神、深入企业创新、点亮爱国火种、体验劳动艰辛,一系列活动紧密围绕“百年接力,强国有我”的实践主题,展现出清华学子爱党爱国的精神与传统。与此同时,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各自公司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发挥聪明才智,真干实干,为企业解决了诸多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威海的企业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了清华学子的风采!

四、基地多彩活动丰富实践生活

实践期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主办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欢迎仪式与座谈会,组织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团队开展了红色爱国教育、企业实地考察、走进高中宣讲、农场劳动实践等系列主题活动,展示了威海产业发展、人文环境以及企事业单位引才诚意,听取了博士研究生们对我市发展相关思考和建议。

五、工作寄语

经过历时6周的社会实践,清华学子与我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今后的科研合作和交流打下良好基础。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提前谋划,扩大社会实践项目的征集范围,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后勤保障,与清华大学以及博士研究生们保持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清华学子来威进行社会实践、合作交流、创新创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