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一批博士后带着项目来威创新创业


发布日期: 2022-08-04 09: 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高性能骨修复材料、五轴联动超声复合加工中心、智能水面无人船及其应用……8月1日,威海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参赛项目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七大产业集群及十条产业链,产业覆盖领域广、对接合作交流深、应用转化价值高,将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

让人才充分涌流,打通供需渠道是关键。我市积极在高层次人才和产业之间搭建起各类对接平台,推动一批科研潜力大、转化能力强的博士后项目在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此次大赛,“北斗+5G”海洋牧场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海洋生物资源有效成分提纯及高值化利用综合技术两个参赛博士后项目现场签约,落户我市。

“我们的海洋生物资源有效成分提纯及高值化利用综合技术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一直在寻找转化落地的机会。”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潘盼盼说,通过这次比赛,他们与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与投资意向,前期将聚焦宠物骨医疗市场、科研市场,后期将专注于高性能定制骨的推广落地,把贝壳“变废为宝”,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海洋生物文明建设。

博士后人才一直是我市关注的重点。今年年初,我市开展“千名博士进企业”行动,面向海内外发布“2022年度威海市博士后人才岗位需求”,收获了不少优质人才成果,此次参赛的山东大学副教授刘晨就是其中之一。

刘晨“挂帅”威海栖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其参赛项目——矿石成分分析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经拿到了6000万元的意向订单。她说:“在政府牵线下,我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能为社会作贡献。我也会尽己所能,去引领、号召更多的优秀博士后来威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决定人才“留下来”的因素,不仅在于招引渠道的精准性,更在于产业发展空间的广阔性,此次大赛的火热比拼正折射出我市产业发展的强劲实力。

“我们正在研发高性能微纳强化TiB2/AISi合金复合材料,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全世界相关企业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万丰镁业高级工程师刘旦说。

这项高端项目在威海落地生根,得益于我市打造出一条涵盖商用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轮胎等产业的汽车产业链条。“目前威海汽车产业规模达400多亿元,增量市场广阔,我们希望能够抓住机会、卡位入链,既实现自身的突破发展,也为区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比赛现场,像这样的前沿技术轮番登台展示。迪嘉药业集团科研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苗华明带来过程易分解药物中间体制备的连续流微反应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可培育出年销售过亿元的新产品;山东大学特别资助博士后邓彩云展示的“北斗+5G”海洋牧场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可实现海洋牧场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伴随我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层次人才成果不断汇聚。

聚焦人才需求,我市拿出满满诚意,用“一揽子”政策扶持创新创业精英。对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好项目,除了丰厚的奖金,还将直接颁发‘威海英才卡’,提供30项绿色通道服务;对创业项目,将根据人才意向协助项目落地,并在项目投资、政府基金支持、用房补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